5月20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云顶平台网址“管院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第82期在线上顺利召开。应我院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云顶平台网址助理教授刘宁通过腾讯会议的方式为我院师生分享了题为“Are doctors rational under ambiguity? ”的精彩讲座,我院助理教授高媚主持本次讲座,参与会议的人员还包括本院部分教师及学生。
刘宁,北航低碳治理与政策智能实验室骨干成员。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行为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个人和群体决策,重点关注风险与不确定性及公平观念。曾在意大利米兰博科尼大学(Bocconi University)开展博士后研究,致力于通过行为经济学方法解决气候变化相关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专家模糊性态度的作用机制及其形成因素:理论模型与实地实验”。研究成果在Nature Climate Chang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Theory and Decision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
在本次讲座中,刘老师先阐释了 “风险”、“模糊性”和“模糊性态度”等专业术语,并举出投骰子结果的不确定性的例子使与会人员更好的理解上述概念。接着区分了“风险”与“不确定性”的不同,并引出1989年,决策模型的出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抽球实验。
实验内容如下:左侧罐子内明确抽到红色小球的概率,而右侧罐子未知,让参与者选择一个罐子抽取小球,抽到红色小球则获得奖励。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参与者偏好左侧罐子。由此提出期望效用理论,从明确概率的罐子中抽球期望效用较大。
刘老师随后引出了艾尔斯伯格悖论,人们实际的行为选择明显与主观期望效用理论的结果不相一致。
提出匹配概率来量化模糊性态度。
然后介绍了个人的模糊性态度与事件不敏感度、匹配概率与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关系。
且通过下雨概率的例子强调模糊性态度不能单从匹配概率得出,它还与其他因素相关。
接着,刘老师介绍了一个重要试验及其使用的实验方法,把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分为三个互斥事件,测量其六个匹配概率后得出一个人的模糊性态度。
之后,详细讲述了自身团队基于此方法在2020年做的针对医生群体和非医生群体的疫情和股票事件模糊性态度与抉择的实验调查。
刘老师强调了模糊性下理性决策的重要性,回答了什么是理性的模糊性态度。
经过详细阐释与论证,最终得出以下几条结论:医生和非医生群体对疫情有着相似的模糊性态度,但医生群体偏离预期效用较小。
在问答环节中,我院师生积极参与,与刘老师交流。
最后,主持人高媚代表我院向刘宁助理教授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