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玲:且顾耕耘,莫问收获

发布时间:2023-09-15浏览次数:35


花开花落,时间的车轮辗转不停,转眼又是毕业季。我们在夏天相遇,也在夏天各自奔赴前 程。转眼间,又一批学子已踏上追求梦想的征程,回望过去两年的时光里,点滴皆为最美好 的记忆,但终是不负过往,前路远航。

王巧玲,上外 MBA2021 PT3 班毕业生,中国翻译协会(TAC)会员,十余年医药行业经验, 施而恳咨询创始人,华衍化学(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11 年独立创业,10 年来经历过多次业务变更和跨界转型,现在主要聚焦于制药行业内的 质量管理咨询和药品注册服务,客户群体为在华日系企业或者中国对日出口医药企业。

01 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于我而言,攻读 MBA 一直在自己的人生规划内,初衷和目的其实很简单: 提升自我,系统地学习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的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 开拓视野,了解当下同龄人的所思所想以及老师们对管理、社会热点问题方面的思考; 系统学习,希望能多维度地对企业经营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找到相应答案;同时,利用学习到 的理论知识和科学分析工具对企业业务结构、发展方向以及组织资源等进行适当调整,管理 实践得到了更好地检验。

仔细研究过各所院校的 MBA 项目,多方面综合考量下来,觉得上外 MBA 项目更贴合自身需求,其原因如下:

上外 MBA“无国界管理”人才培养理念,项目依托于国际资源优势,海外交流机会较多,有利于提升自身竞争力。

上外国际工商云顶平台网址拥有超过 30 年的人才培养经验,师资力量雄厚,文化底蕴深厚,“国际化、精英化、走向全球”更是其对学生培养的定位,与我不谋而合。

由于是学语言出身,上外一直是心向往之的学府。报考上外 MBA,不仅管理类联考可以选择英语外的小语种,入学后在继续夯实英语基础的同时,还可以选修第二外语课程。就我个人而言,幽默诙谐的梁老师所教的德语课,让我们能够在课堂上与德语和德国文化“全方位” 接触。

聆听招生办老师宣讲时,了解到上外 MBA 一大特色项目:Mentor-Mentee——专业导师对 MBA 学生的职业深度了解后一对一给予针对性的职业发展建议,提升学生的行业洞察能力和个人领导力,也是吸引我的一大亮点所在。

02 筑梦: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备考过程路漫漫,过五关斩六将,终于踏进了梦寐以求的学校。经历社会的一番洗礼后又重 返校园,人生又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接受回炉再造,学习系统化的知识,遇见新的老师和同学,内心是非常欣喜和满怀期待的。开始学习后,通过横向的自我感受以及纵向与其他学 校同辈的交流,感觉上外还是名副其实的,是上海 MBA 院校的一股清流。

学习也是一场修行,通过和老师们交流专业课知识,和同学们探讨职业和参加活动,这是一场非常漫长而美丽的精神之旅,此乃进德;在老师们的引导下阅读了很多管理学方面的经典 书籍,通过用知识武装自己以指导实际工作,此乃修业。在上外 MBA 两年半的学习期间,还收获了师生情和同学间的友谊。

03 创业:勤学勤思勤实践,培养商业思维

就读上外 MBA 给我带来最大的影响莫过于职业发展了,就我自身而言,作为一名自由创业者,虽说已经积累了一定职场经验,但仍存在很多知识盲区和待提升空间。

开启上外 MBA 学习之旅后,学习系统管理知识和实务管理学技能,提升自己,建立人脉网络,增大自己的社交圈子,逐步实现资源整合,为日后的管理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关于如何 培养自身的商业思维,结合我个人创业经历和心得体会,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行业、企业和职业

关于行业和职业,在未经历 MBA 学习之前,自己对于这部分的思考是比较匮乏的,包括目前在做的制药行业,也是非常偶然的机缘巧合进入的,当时的我对于所从事的行业和岗位的性质及发展前景,不会产生太多的思考,导致错过了很多商业机会。

通过在上外 MBA 两年半的学习,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全新视角,学会从产业链、供应链、财务、人力资源等多个角度来分析产业、企业和职业。从产业的角度,哪些产业是朝阳行业, 哪些又是夕阳行业?如果我们选择行业的话,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偏向于选择朝阳行业,从 企业的角度,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如何,企业的市场规模有多大、企业自身的规模有多大、 企业的盈利能力怎样,一般来说,企业的盈利能力跟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正相关,越下游, 盈利能力可能会越强,拿我从事的制药行业来说,虽然有企业之间的差别,但是盈利能力最 强的肯定是最下游制剂企业,但制剂企业也有差别,盈利能力最强的肯定是创新药企业。

最后是职业,职业我们一般人不太轻易变动,尽量选择好的行业和在产业链中处于下游的企 业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希望后面的学弟学妹们,经历过 MBA 系统学习之后,应该学以致用, 对自己所处的行业、所在的企业和从事的职业应该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当然,以上并不是绝对的,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内外环境、个人禀赋、个人对职场的期许不尽相同,尽力去在行业、企业和职业中找到平衡。在职场上少走弯路,能更好的把握以后的人生。

公司战略-确定主要发展方向

在我创业初期,公司主要目的是为了生存下去,有什么业务就做什么业务,什么业务盈利多 就做什么业务,但是随着公司业务和人员的增多,关于公司如何继续走下去,并且生存发展 得更好,就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也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虽然想了很多,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框架,主要还是凭经验行事,通过 MBA 战略管理以及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深入分析市场规模有多大,市场上竞争对手有哪些,他们的优势和劣势有哪些,然后同我们的自己优势和劣势进行比对,然后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廉,人廉我无”,通过战略方面的分析,公司发展的思路也变得清晰和可见起来,再制定战术,接下来就是如何去执行和实现了。

公司战术-对业务进行聚焦

在就读 MBA 之前,我们公司有多个业务板块:翻译、技术转移、质量管理和咨询、商务调研等等,但是由于公司人力资源有限,同时开展的话,确实在实务中会有比较多的问题,顾 此失彼,在协调人员、服务客户方面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就读上外 MBA 后,通过市场营销 方面的系统学习,我们在实际公司运营中直接砍掉了多个弱势业务,聚焦于更有核心竞争力、更有前景以及能带来更多利润的业务,仅仅保留了翻译和质量管理咨询两大块业务,实际上,这也是我的论文中所涉及到的内容。

方法论

MBA学习之前,几乎所有公司实操都是凭感觉和以往经验行事,并没有一定的理论和参考依据,通过 MBA 两年半学习,现在,一切跟管理相关的实务在头脑中就有章可循。比如,碰到财务上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的注意点,应该如何去规避风险等等;碰到营销的问题,我们可以迅速调动营销的一些基本概率和理论,然后根据实际去制定解决方案,去试错、去改进;再如碰到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哪些是经过证明屡试不爽的一些结论,然后可以运用 到实际工作当中。以上种种不一而足,当然,我们也了解到管理既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理论、方法和工具等条条框框是最基本的,是需要我们所遵守的,但更多的应该是在此基础上,我们勇于去试错,勇于去创新。

借鉴与交流

MBA 学习时间是短暂的,我们不仅要注意课堂之内的知识学习,同时,更多的还是要跟老师和同学们多交流和借鉴,在校期间,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碰到什么问题,可以多找老师和同学沟通。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那是指路人,何况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授课老师均是专业教授和业界权威人士,同学们也都是各个行业内的翘楚,交流和沟通也并不局限于学习期内,甚至毕业后,多注意保持沟通和交流,肯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定要相信上外这所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永远是我们身边最宝贵的财富。

开卷有益

MBA学习期间,授课老师和企业导师都会列出很多书单,一般都是某个工商管理领域内 的经典读本,在学习之余,可以多读、精读,并结合我们工作中的实际,相信对理论和概念 的理解是大有裨益的。

张爱玲有言,“出名要趁早”,学习也是。如果条件适合的话,读MBA要趁早,不要犹豫,带着问题来读,多跟老师和同学交流。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工作性质、工作环境都不同,特别是对于上外 MBA 这样一个多元化和前沿化的项目而言,跟老师、同学们多交流、多沟通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虹口校区
中国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200083)
松江校区
中国上海市文翔路1550号(201620)